趁这当口,剑影悄悄挪到杨再兴身边。她没有说话,只是抬起头,目光在他身上细细打量,从肩头到腰间……
而后又轻轻伸出手,指尖拂过他臂甲上那道新添的浅痕——那是在俊靡县攻城时,流矢擦过留下的印记。
“没受伤吧?”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掩不住的关切,尾音里甚至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杨再兴心中一暖,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指,指腹摩挲着她的掌心,低声道:“放心吧,皮肉半点未破。只是……害你悬心了这许久。”
周围众人见此情景,忙识趣地往刘禅身边拢了拢,故意拉开了些距离。
诸葛亮轻摇羽扇,对刘禅笑道:“陛下您瞧,这夫妻二人久别重逢,定有许多体己话要讲,我等还是暂避片刻,莫要扰了他们才好。”
刘禅笑着点头,眼里满是了然,忙转头对赵云道:“子龙叔父,不如我等先去那边凉亭歇脚,聊聊北境情形?兄长一路劳顿,想必也是累了,正好让他缓口气。”
众人闻言,忙簇拥着刘禅往凉亭走去,特意将这片天地留给了杨再兴与剑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半炷香后,杨再兴与剑影并肩而来。剑影鬓边的碎发微微拂动,脸上带着层淡淡的红晕,先前那抹清冷早已被脉脉柔情融去。
将一切看在眼里的刘禅,这才朗声道:“时辰不早了,诸位且随朕入城。府衙已备下接风宴,我等边吃边聊,好好说说渔阳战事的详情!”
随后,背嵬军由副将统领着往城东校场休整,众人则簇拥着刘禅缓步入城。
此时,临淄城内早已传遍了捷报,沿街百姓自发候在道路两侧,见刘禅与凯旋的将领们经过,纷纷躬身行礼。
孩童们则扒着大人肩头探头张望,目光黏在杨再兴与赵云披挂的铠甲上,眼中满是崇拜。有些胆大的,还不忘喊声“将军威武”,惹得身旁大人慌忙捂住他们的小嘴。
府衙大堂内灯火如昼,接风宴早已备妥。案几沿堂两侧依次排开,每张案上都摆着铜爵、陶碗,还有热气腾腾的菜肴——一碟酱肉、一碗炖菜、两碟时蔬,还有一小笼蒸饼,虽不奢华,却透着家常的暖意。
刘禅走到主位案前坐下,抬手示意众人就座。待众人坐定,他端起面前酒爵,起身道:“今日这第一杯,先敬兄长与子龙叔父!渔阳大捷,北境安定,自此幽州再无烽火之扰,二位居功至伟!”
“朕替大汉百姓,谢过二位!”说罢,他仰头将爵中酒一饮而尽。
杨再兴忙起身,双手举杯过额,郑重道:“陛下言重了。此战能成,绝非臣一人之功。”
他目光扫过席间诸人,声音朗朗:“若非子龙兄在良乡拖住阎柔主力,幼节定计周全,次骞阵前斩阎柔于马下,兴国在良乡死战不退,兴霸率水师牵制,又岂能拿下渔阳。”
“还有赵统、赵广二位贤弟,率军拿下平谷,死死掐断了幽州军南下的退路……”
他将诸将功劳一一细数,条理分明,句句恳切,唯独对自己亲率飞影骑在无终县登陆、奇袭俊靡县的战绩,只字不提。
刘禅见状,朗声笑道:“兄长何必如此过谦?若不是你亲率飞影骑千里奔袭,渔阳之战如何能这般顺利?东西两线又如何能衔接得这般紧密?”
“诸将功劳,朕自然一一记在心间,少不了各有封赏——或晋爵位,或增食邑,定不会亏待了大家。但兄长居中调度、统筹全局的功劳,也断断不能少了!”
众人纷纷附和,徐晃大声道:“陛下说得是!振武不必自谦,这统筹之功,可比一城一池的厮杀更显难得!”
杨再兴见众人坚持,便不再推辞,与赵云一同举杯饮尽。
待放下酒爵,他敛了笑意,将对北疆诸将的后续安排细细说明:“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