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书所言,抛开事实不谈,虽然落下,但是在这一刻,获得了『自由』啊!
获得『自由』开心么?
荀彧开心不起来。
『令君,防务已经布置完毕。』一名荀氏军校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神色,『只是……兵力实在捉襟见肘。』
荀彧没有立刻回答,目光依旧在大河之处。
『捉襟见肘』,如今何处不是『捉襟见肘』?
当年,谁不是说山东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谁会想到今日也是『捉襟见肘』?
『仲明,』荀彧唤着那荀氏军校,『你去过各个营寨了?说说实际情况。』
荀氏军校叹了口气,『自去年征战至今,各营兵卒减员严重……现在我们渡口这里,很多队率手下只有三四十人,而且还有一些是老弱……能不能请丞相派些精兵过来,要不然……』
荀彧的眉头锁得更紧。
荀彧以及荀氏子弟兵,要防守三个渡口。
陕津,小平津,孟津。
陕津是为了和潼关坂道协动,小平津和孟津么……
荀彧不由得有些后悔。
如果之前在太谷关,鬼哭隘口没有损失那么多的曹军兵卒……
荀彧深深的叹了口气,摆手说道:『且去巡查看看。』
荀彧提起袍角,沿着河岸向前走去。
结果很快就发现了隐患。
第一个问题,出现在渡口上游三里处的一处浅滩。
按照原本的布置,这里应该设有暗哨和拦江铁索。可当荀彧赶到时,只看到两个老兵躲在树林里睡觉,所谓的铁索更是锈迹斑斑,脆弱不堪,根本难以拦截船只。
『怎么回事?其他人去了何处?』荀彧的声音并不大,却让那两个老兵吓得跪倒在地。
『令、令君恕罪……』一个老兵结结巴巴地说,『其他,其他去打猎了……』
『打猎?!』荀彧眉头紧皱,『军粮没下发么?为何要行猎?』
老卒颤巍巍拿来些军粮,打开给荀彧看。
军粮里面已经生虫,还有一些是变了颜色,都不用靠近闻,一股腐朽气息就迎面而来。
荀彧沉默了片刻,对跟在身边的荀氏军校说道:『让人再送些粮草来!就从我军中调!』
『可是……』荀氏军校有些迟疑。
荀彧摆了摆手,然后对着老卒说道:『去叫回所有此地值守之人!此处岗哨十分重要,若是你们让骠骑军悄无声息就抵达渡口,你们就是百死,也难逃其咎!』
老卒惶恐,连声应是。
可这一幕,只是开始……
随着荀彧的巡查继续,他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预设的投石车弩车阵地,缺少替换零件。
烽火台储备的火石火绒潮湿,难以点燃。
布置的防备阵线,有人擅自改动,原因竟然是觉得在土塬上太晒了……
等到夜幕降临,荀彧再回到军帐时,已经精疲力尽。
但他还不能休息,案几上堆满了需要批阅的文书……
每一处的兵力调配、粮草补给、器械维修,都关乎防线的存亡。
烛火摇曳中,荀彧不禁想起当年曹军战胜二袁之时的情景。
那时曹操迎奉天子,士气高昂,将士用命,何曾想过会有今日这般局面?
好不容易忙碌一夜,打了一个盹,在次日清晨,荀彧还未前往另外一处防备阵地巡查,就听见营地一角爆发出一阵争吵声。
『凭什么让我们去修工事?我们是战兵!』一个粗犷的声音吼道。
『这是军令!』校尉的声音带着无奈,『再说,修工事也是备战……』
『备战?』那士兵嗤笑道,『真上阵的时候,便是我们打生打死!凭什么现在又要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