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守望永续(2 / 3)

土夫子自传 涧潭 1566 字 1个月前

约文字,形成一道保护力场,没有一件文物受到实质性损伤。

"文物在自我保护..."苏晚晴轻触一面青铜镜,镜面突然映照出东海海底的景象,"它们与地脉网络的连接从未中断,只是进入了休眠状态。"

就在众人喘息之际,张海峰的金属手臂突然发出急促警报:"检测到大规模基因觉醒信号!全球范围内,至少有七百人同时出现了星形印记反应!"

全息投影展开,显示出一幅世界地图。七百个光点均匀分布,恰好对应七大龙眠之地的能量辐射范围。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新觉醒者中有三分之一正以惊人速度向中国移动。

"不是归玉宗..."观测者的简册上浮现出新的分析,"是自然觉醒者。地脉网络的活跃激发了沉睡的守护者基因,他们正在本能地寻找'七钥'。"

陆远右眼微眯,青铜星系的视野穿透层层阻隔,看到机场、车站里那些茫然无措的觉醒者。他们额间或掌心浮现的星形印记还很不稳定,但已经能与龙眠之地产生微弱共鸣。

"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守望者体系。"陆远的声音沉稳有力,"不是控制,而是引导。就像七钥村那样,让血脉传承者成为地脉网络的天然稳定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三节:薪火相传

国家紧急事务会议室内,七百名自然觉醒者的资料在光幕上滚动。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阶层,有非洲部落的祭司,有北欧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有南美雨林中的草药师...唯一的共同点,是基因检测显示他们都携带着特定的契约文字标记。

"这不是突变。"中科院遗传所的陈教授指着基因图谱,"这些标记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存在至少七千年,一直处于沉默状态。现在它们被激活了,就像...就像预设的程序终于等到了运行环境。"

苏晚晴的星形印记投影出一组契约文字:"根据火种库记载,每个文明纪元灭亡前,都会选出部分'种子'融入下一个纪元。他们的后代不记得使命,但基因中藏着守护密码。"

会议室突然断电,但投影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清晰立体。七百个光点自动重组,形成七个大簇,每簇正好一百人。光簇之间延伸出细细的能量线,最终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球的网络。

"七组百人..."观测者的简册自动翻页,"对应七大龙眠之地的守护编制。西周时期的'百夫长'制度,原来有更深层的含义。"

陆远走到投影前,右臂逆文与系统产生共鸣。光幕上立即显示出每个龙眠之地周边的详细地形,以及最适合建立守护者基地的位置。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地点要么是早已存在的古老村落(如七钥村),要么是近年才发现的考古遗址周边。

"不是我们选择地点..."林三酒若有所思,"是地点在召唤适合的人。"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七人将分别带领一队觉醒者前往各龙眠之地,建立新型守护者社区。不是与世隔绝的秘教,而是开放的研究中心,既保护地脉节点,又研究如何将上古智慧应用于当代文明。

临行前的夜晚,陆远独自站在国家博物馆楼顶。星空格外明亮,北斗七星的连线似乎就落在他的脚下。右臂上的逆文微微发热,与远方六个同伴的印记产生共鸣。他想起父亲笔记中的最后一句话:

"守望不是固守,传承不是重复。真正的火种,永远在变化中保持本质。"

第二天的启程仪式上,七百名觉醒者整齐列队。他们额间的星形印记在阳光下泛着柔和光芒,不再是不稳定的闪烁,而是如呼吸般规律的脉动。没有豪言壮语,七支队伍默契地分赴四方,就像他们血脉中沉睡的记忆终于被唤醒。

当直升机升空,陆远俯瞰着逐渐变小的城市。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