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 未时许
戴权手持圣旨,坐在软轿内,身后跟着六七个小太监,再后面是二十人的御林军护卫,一路朝着大理寺走去。
大理寺内,官员们各司其职,一片忙碌景象。
戴权踏入大理寺的大门,大理寺少卿董彪率先迎了出来,看到是戴权,连忙拱手行礼:“戴公公大驾光临,不知所为何事?”
戴权微微一笑,扬了扬手中的圣旨:“董少卿客气了,咱家是奉陛下旨意,特意前来宣旨,贾芸何在?”
董少卿赶忙转身喊道:“贾芸,戴公公奉圣旨在此,还不速速前来接旨!”
不一会儿,贾芸从后面小跑着出来,整理了一下衣衫,跪在地上,声音洪亮地说道:“微臣贾芸接旨!”
戴权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理寺贾芸,自入大理寺以来办事妥当,任劳任怨,擢升贾芸为从四品太原郡太守,克日启程赴山西道,望爱卿再接再励,勤勉如初,钦此!”
贾芸听完,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这突来的晋升,喜的是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他重重地磕了个头,说道:“臣谢陛下隆恩,定当不负圣望!”
戴权收起圣旨,笑着对贾芸说:“贾大人,恭喜恭喜啊,以后到了地方,要一心为民,刚正不阿,这是圣上的嘱咐!”
贾芸连忙起身,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到戴权手中,说道:“戴公公,陛下的教诲,贾芸一定谨记!”
戴权推辞了一下,便收下了,说道:“贾大人客气了,咱家自会在陛下跟前替你说话!对了,这是调兵令牌,陛下让贾大人去京营领一千精锐一同前往太原郡,这一路上的粮草用度,尔等自理!”
贾芸点头称是,恭敬的接过那褐色令牌,又和戴权寒暄了几句,戴权这才带着小太监们离开了大理寺。
………
戴权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兵部。兵部衙门里,官员们来来往往,一片繁忙。
戴权走进兵部大堂,兵部右侍郎牛继宗迎了上来,拱手问道:“戴公公,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戴权笑着说:“牛大人,陛下有旨,宣贾兰接旨。”
牛继宗虽然奇怪,但还是立刻让人去叫贾兰。不一会儿,贾兰匆匆赶来,跪地接旨。
戴权展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管事贾兰,年少老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朕心甚慰,擢升贾兰为从四品福州太守,克日启程赴福州,随林如海爱卿多多学习,望爱卿一如既往忠于国事,勿负朕望,钦此!”
贾兰听了圣旨,心中满是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磕头谢恩道:“臣谢陛下隆恩,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戴权收起圣旨,拍了拍贾兰的肩膀,说:“贾大人,前途无量啊,到了福州,可要好好干。”
贾兰起身,从袖子里拿出一张银票,递给戴权,说道:“戴公公,感谢您前来宣旨,这点心意,还望您收下。”
戴权推辞了一番,最终还是收下了,说道:“贾大人,咱家就不客气了,你赶紧准备准备,早日赴任吧。”
贾兰点头称是,戴权又和牛继宗说了几句,便离开了兵部。
“兰哥儿,既然是圣上的旨意,那你到了福州,就好好干,你还年轻,在外面历练几年也是好的!”牛继宗语重心长地嘱咐着。
贾兰难掩兴奋之色,兴高采烈的答道,“牛爷爷放心,贾兰明白,一定跟着林姑祖好好学习!”
牛继宗满意的点点头,“你明白就好,去吧,今日你就先下值吧!也让你家里人高兴高兴!”
“是,贾兰告退!”
………
申时
纪纲拿着两份书稿,带着几个锦衣卫,坐着马车来到了史鼎的府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