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清霄殿之证(2 / 5)

…从玄夜被吾等联合三界修士封印于幽冥渊、吾化残魂守在此地,来寻清霄玉璧的修士没有上千也有数百。可他们要么困于圣地幻象,沉溺于修为暴涨的虚妄,最终沦为幻象的囚徒;要么怯于吾之考验,未战先退,连直面帝力的勇气都没有;要么悟不透‘力为护世而非争强’的真谛,更守不住护世初心,皆被私欲蒙蔽双眼,妄图借玉璧掌控三界,最终沦为阵法养料,永世困于此地。今日,终于有人能做到了。”

话音落时,大帝虚影不再有半分抵抗,周身残存的帝力尽数收敛,化作一道温润的金色流光——没有丝毫压迫感,反倒带着如春日暖阳般的温度,顺着空气缓缓飘向任逍遥的眉心。任逍遥没有闪避,他能清晰感受到流光中裹挟的纯粹意志:没有恶意,没有戾气,只有古之大帝守护三界的执念,以及对“合格继承者”的郑重认可。那温度顺着空气蔓延开来,驱散了他周身残留的战斗寒意,连因激战而紊乱的识海,都变得格外澄澈,往日里晦涩的修炼疑惑,此刻竟隐隐有了答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流光融入眉心的瞬间,一股浩瀚如星海的意志如潮水般涌入任逍遥的识海,却没有丝毫剧烈的冲击,只有温和的传递,仿佛大帝正站在他身前,身着玄色帝袍、头戴十二旒帝冕,玉旒垂落的玉珠轻轻晃动,缓缓诉说上古的过往。识海中,一幅幅壮阔画面缓缓展开:

有上古大战时,大帝身披玄色帝袍,手持帝剑,率百万修士立于云端,脚下是被邪力浸染成暗紫色的山河——草木枯萎成灰,河流泛着黑沫,生灵被邪力侵蚀沦为傀儡,发出凄厉的哀嚎。帝剑斩出的金光与玄夜的混沌邪力碰撞,震得天地震颤、云层碎裂,金色与黑色的力量交织间,无数修士前赴后继,即便身躯被邪力吞噬、化为飞灰,也未曾后退半步,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三界的屏障;

有清霄殿建成之日,大帝立于白玉台前,面对三界修士立下誓言,“清霄玉璧乃护世至宝,唯心怀苍生、道心坚定者可得,若有私欲之辈擅闯,必遭阵法反噬,永世困于此地”。彼时殿外祥云缭绕,仙鹤齐鸣,灵鹿衔花而来,万灵朝拜;殿内修士躬身行礼,眼神中满是敬畏与虔诚,殿顶的琉璃瓦折射出七彩光芒,尽显圣地无上荣光;

更有大帝对天地之力的感悟、对战技心法的精髓总结:小到灵力流转时避开经脉死穴的细微诀窍,如何在激战中节省灵力消耗;大到“以力御势、以心正道,护世者当不拘于力,而重于志”的至理,如何在绝境中坚守初心。每一丝意志都如一盏明灯,照亮他过往修炼中那些晦涩的瓶颈,让他对“护道”的理解,从最初“守护清风谷弟子与师父”的浅淡认知,彻底进阶为“担三界亿万生灵安宁之责”的深沉觉悟。

识海深处,“万物归宗”剑意与帝皇意志开始相互交融——原本带着清风谷清逸之气的剑意,在帝皇意志的滋养下愈发厚重,多了几分统御天地、镇服邪祟的威严,仿佛一剑斩出,便能安定人心、驱散邪念,让被邪力影响的生灵恢复神智;而帝皇意志也在剑意的浸润下,褪去了上古帝王独有的孤高与威严,多了几分贴近苍生、守护弱小的温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三界共主”,而是心怀万物的“护道者”,连意志中都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多了对寻常生灵的牵挂。

与此同时,任逍遥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修为在飞速攀升:丹田内的灵力如被春雨滋润的禾苗,在帝力与仙气的滋养下不断壮大,从原本的金丹后期巅峰,一路冲破金丹与元婴的壁垒——那道曾让无数修士卡滞数年的壁垒,此刻竟如薄纸般被轻易冲破,灵力瞬间暴涨,稳稳落在元婴初期。可力量的增长并未停歇,元婴在丹田内缓缓凝聚成形,起初只是朦胧的青色虚影,轮廓模糊难辨,随着帝力与仙气的持续涌入,虚影渐渐染上细密的金纹,金纹与虚影的青色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