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江州暂歇议教养,少年初绘山川图(2 / 4)

着一串刚买的糖人,脸上带着少见的雀跃。

诸葛亮见他这般模样,紧绷的神色稍缓,问道:“瞻儿,城中走上一走,可有什么见闻?”

诸葛瞻忙将糖人藏到身后,躬身道:“回父亲,孩儿见江州城街市繁华,百姓往来有序,不少商贩在售卖蜀锦与瓷器,与成都倒是有几分相似,却又更显热闹。”

黄月英笑着补充:“思远还看了街头艺人杂耍,驻足看了许久呢。”

诸葛亮点点头,语气柔和了些:“既有所见,便是收获。半个时辰后便要开船了,快抓紧时间稍作歇息吧。”

诸葛瞻应声“是”,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化为欣喜,乖乖跟着母亲在诸葛亮身后坐了下来。

众人望着他的模样,相视一笑,席间的几分凝重,也随之散去了不少。

未时时分,日头正盛,一行人赶着数十大车物资,缓缓向码头走去。

车上粮草堆叠如小山,果蔬用竹筐盛着透着新鲜气,饮水陶罐码得整整齐齐,药材用布包好分门别类,还有油布、木料等物塞得满满当当,远远望去颇为壮观。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瞻望着这连绵的车队,眉头微蹙,凑近黄月英低声问道:“母亲,我等不过二三十人,连船夫算上也才百人,买这么多东西,是否太多了些?”

黄月英抬手轻抚他的发顶,笑意温和:“瞻儿有所不知。此去建业,沿途要过巫县、秭归、夷陵、武昌等地,单是江州到巫县这段水路,便有七八百里。”

“况且,这一路多是险滩激流,好些地方荒无人烟,想补给都难。若是不多备些物资,万一遇着风浪耽搁了行程,或是船只要修补,如何能撑到下一处补给点?凡事多做打算,总是没错的。”

诸葛瞻听罢,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是孩儿考虑欠周了。母亲,待会上船后,您能否多与我讲些这沿途的风土人情?方才在城里听人说起巫峡奇景,还有夷陵的黄牛祠古迹,孩儿都记在心里,真想瞧瞧这些究竟是怎样的光景。”

诸葛亮听见身后动静,转过身来,对诸葛瞻温然一笑:“吾儿,好学是好事,但若只知风土人情,却还不够。为父正欲给你布置项课业,你可敢接下?”

诸葛瞻闻言,眼中顿时亮起光来,忙拱手躬身:“父亲请讲!孩儿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负父亲所望。”

诸葛亮抚掌颔首:“好!瞻儿你看,从江州到建业足有三千馀里,且多是水路,这正是难得的游学良机。为父希望你能将沿途的山川地势、河流走向一一绘下,最后制成一幅地形舆图交给为父。你……能否办到?”

诸葛瞻听罢,先是一怔,随即挺了挺胸膛,朗声道:“孩儿能办到!只是……只是孩儿从未画过舆图,实在不知该从何入手。”

“无妨。”诸葛亮从行囊中取出几卷图册,递给他,“为父这里有几本绘制舆图的基础册子,你先拿去翻看研习。路上若有不懂的地方,可来问我,亦可请教你振武兄长——他常年领军征战,对山川地形的辨识最有经验。”

杨再兴在旁听着,心里暗自失笑:孔明啊孔明,你这教养儿子,倒还不忘占我个便宜!我怎就平白成了瞻儿的兄长?

心里这般想着,脸上却已绽开笑意,对诸葛瞻道:“思远尽管来问!叔父我……本就好为人师,能为你解惑,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诸葛亮听了,不禁哑然失笑:这振武,还真是半分亏都吃不得!

杨再兴故意朝诸葛亮挑了挑眉,转而对诸葛瞻续道:“思远,你画舆图时,得留意河流是顺流还是逆流,山脉起伏会否阻碍通行,还有渡口的位置、险滩的分布——这些都关乎行军与航运,可万万马虎不得。”

诸葛瞻听得认真,忙点头应道:“多谢父亲,多谢振武叔父指点,瞻儿都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