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省城团圆年(3 / 4)

民国:关东参王 参娃 4345 字 1个月前

务。

白山书院,则是改为吉林师范学堂。

并命令各府、州、县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往倭国速成师范专业学习。

待学成归来后,将在各府州县的小学堂和中学堂任职。

为抵制沙俄面粉,防止权利外溢,吉林城粮谷商行联合起来,准备在吉林城开设一处大型的面粉加工厂。

预期投资十万到十五万两,由曲绍扬牵线,从国外进口大型机械加工设备两套。

预计投产后,日产面粉可达四万斤左右。

为了与沙俄和倭国争夺矿产,官办吉林额穆德兴煤矿公司成立,先期投入资金十万两。

同时,曲绍扬整顿警政,设立吉林警务学堂。

紧接着又创办吉林陆军小学堂,选派学生四十人,前往倭国学习军事。

腊月十四,清廷命奉天将军赵尔巽,会同吉、黑两省将军,商议三省的战后安置事宜。

曲绍扬接到命令,立刻前往奉天,等他从奉天返回时,已经是除夕当天了。

今年战事平息,刘东山夫妻还有张天志都在省城,一家子也算大团圆了。

府里处处张灯结彩,孩子们高兴的满院子乱跑,时不时就有鞭炮声响起,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傍晚,曲绍扬领着一妻三妾,十个儿女,还有刘东山一家子,聚在花厅中,热热闹闹的吃团圆饭。

杨春红在光绪二十九年秋天生了个男孩,取名振成,虎头虎脑的挺招人稀罕。

林玉环在光绪三十年二月生下一个女孩,叫佳莹,长相随林玉环多一些,粉粉嫩嫩、肉嘟嘟跟糯米团子似的,十分可爱。

这几年,陈秀芸和孟兰心都没再生孩子。

陈秀芸已经有四儿一女,她成天忙着府里的各项事务,没有精力再照看奶娃,索性就跟曲绍扬商议好,不再生了。

至于孟兰心,本就不是易孕体质。

加上她生完佳莉才半年,就领兵上了战场,对身体也有损伤,这几年一直没能再怀上。

反正她已经有两儿一女了,生不生的都无所谓。

十个孩子,最大的振邦,过年就十八了,最小的佳莹,过完年才三岁。

曲绍扬瞅着满屋子叽叽喳喳、欢蹦乱跳的孩子们,再看看容颜依旧美丽,各有特色的妻妾,心里越发满足。

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年,如今有娇妻美妾陪伴左右,儿女成群天伦之乐,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来,师父、师娘,我敬二老。

难得二老能来省城过年,咱一家团圆,必须喝一个,庆贺庆贺。”

酒菜齐了之后,曲绍扬给刘东山夫妻都倒满了酒,敬二人。

刘东山夫妻赶忙端起来酒杯,回敬曲绍扬。

“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儿,就是收了绍扬这个徒弟。

你看我现在,跟着徒弟享了多少福?

那天寿宴,来了那老些人,一个个儿的对我可尊敬了,人家那是看我么?那都是看绍扬的面子。

绍扬啊,师父老了,现在呢也帮不上你什么,往后有啥事儿,你就安排给新源。

这小子要是不好好干,你跟我说,我捶他。”

刘东山很清楚,自家和曲家已经分不开了。

他把儿子托付给曲绍扬,即便将来有一天,刘东山不在了,只要有曲绍扬这个靠山,新源肯定不会混的太差。

“师父,不至于,新源挺上进的,是个好孩子。

等他成了家,还能更稳重些,将来发展错不了。”

对于曲绍扬来说,天志和新源比曲江曲福还亲呢,他们能过的好,曲绍扬比谁都高兴。

“今天过年,咱不提那些,难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