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李代世肯定要好好招待,于是命人预备酒席,爷俩陪着曲绍扬喝酒聊天,直到挺晚。
曲绍扬晚间也没回甸子街,就在大房子住下,三人住在一铺炕上,晚间又聊到了半夜。
第二天李代世领着人回桦树甸子,曲绍扬和李政文回甸子街。
回到甸子街后,曲绍扬命人在街道各处张贴告示,宣告朝廷要在此地设立县治的消息。
经过这些年的招揽流民垦荒等一系列举措,双甸子地区的人口比当初增长了数倍,甸子街也比以前繁华了很多。
还有不少外地客商,在此地开设商铺,收购人参等药材。
告示贴出去,曲绍扬又安排了人,通知本地乡绅富户开会。
众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本地设立县治的事情。
双甸子设县,这可是大好事儿。
之前临江那边设县城的时候,好多人就羡慕,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双甸子这头也能设县治就好了。
如今朝廷真的有旨意下来,当地这些乡绅富户,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如今这年月,土匪绺子就跟韭菜一样,这一茬被剿灭了,马上又一茬冒出来。
虽说本地也有山林巡察队、民团保安队,还组织了各村联防。
可这些哪里能跟县城相比啊,有城墙的保护,众人也能更安心。
因此,大多数人都非常赞同设立县治一事,并在曲绍扬的暗示下,纷纷表态,愿意出钱出力,协助建设县城。
最后统计了一下,本地乡绅富户能够筹集两万两银子,再加上朝廷拨款,还有各项税赋等,建县衙和县城,也就差不多了。
之后,曲绍扬带着人,踏查县境,勘划县界,绘制区划图。
县境东自长白山巅起,西至头道松花江止,东西宽约二百余里。
南自老龙岗起,北至二道松花江止,南北长二百五十余里。
县城设在甸子街,挖壕筑土城,壕沟深、宽各丈许,城墙高一丈二。
南城墙长一百八十五丈,北长一百八十丈,东长二百五十丈,西长二百二十丈。
一共开五处城门,各有题记。
西门名襟江,题渔舟唱晚;小南门名获鹿,题词紫电青霜;大南门命安澜,题词江流有声;北门名带河,题词河水萦带;东门名砺山,题词山河永固。
城外共设九座桥,木质结构,架在壕沟之上,桥长两丈四,宽一丈五。
除此之外,曲绍扬还根据县城周围的地形,在东山上修筑一处炮台,命名为镇边楼。
四月末,县城正式破土动工,到七月,县衙基本建成,四周城墙也有雏形,估计到入冬之前,可全部落成。
曲绍扬任设治委员,不仅仅是要建设县城,同时还要负责荒务,也就是向百姓划分尚未开辟的荒地,进行垦植。
同时,还要创办小学堂,设计修筑江堤等等诸多事宜,每天都忙的晕头转向。
好不容易到了七月中旬,各项事宜都有了些眉目,他总算能够休息休息。
于是领着孟兰心,回曲家大院去看望一下父母,顺道去看望一下那两位老爷子。
还别说,那俩老爷子的体格真不错,这么多年了一直没病没灾的。
不过,俩人毕竟是岁数在那儿了,不好再住山里。
所以这一趟曲绍扬和孟兰心,就是去劝他们,搬到曲家大院,或者县城的。
“不去,我们都在山里住习惯了,独,不爱跟人打交道。
你们的心意领了,至于我们俩老轱辘棒子,就不用你们操心了,生死各有天命。”
得知曲绍扬二人来意,老丛头连连摇头,说啥也不肯跟曲绍扬他们下山。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