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内阁首辅:老夫都没做到的事(2 / 4)

官们听到圣上驾到的消息,呼啦啦地纷纷跪下叩拜见礼,高呼:“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元熙帝端坐乘舆之下,身后是太极殿,静静地望着广场上的众官,微微抬手,说道:“诸卿平身。”

赵靖国等人手持象牙玉笏,行至近前大礼参见。

元熙帝看着他们,说道:“诸卿都平身吧。”

众人齐声说道:“谢圣上。”

王睿站在群臣之中,听到元熙帝的话后,心中隐隐觉得有几分阴阳怪气。

但他又不敢确定,这种感觉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元熙帝淡淡说道:“朕闻獬豸鼓作响,连午膳都没吃完赶来。”

王睿面色惶恐,连忙拱手说道:“惊扰圣上,是臣之过。”

元熙帝微微摆手,说道:“不必如此。” 接着,元熙帝又提到去年西南六月飞雪,天下以为冤狱、流言四起。

不等元熙帝说完,臣等有罪,百官呼啦啦再次跪下,生怕皇帝降罪。

王睿也大礼而拜,心中生出一股凛然之意。他深刻地体会到天子擅操权术、圣心独运。

“公瑾,说说是怎么回事。” 元熙帝波澜不惊地说着话,端坐在御座之上,目光落在下方的王睿身上。

见王睿面色谨肃,满是惶恐之色,元熙帝的目中却流露出潜藏的笑意。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元熙帝看来,王睿性情刚直,却显然没有预料到他伐登闻鼓的举动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政潮。

此时,话题转到了五城兵马司李佑安被青皮无赖围殴之事。

元熙帝的目光缓缓移向跪地不起的卫阳,眼神中带着审视。

卫阳身体颤抖,哽咽着回应道:“陛下,臣从贼附寇,罪该万死。”

元熙帝听了卫阳的话,默然片刻。

王睿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元熙帝,顿道:“情有可原,你是被贼人劫掠。”

先前他担心元熙帝如果多说一些拉拢人心的话,会把自己预定的那些文吏拉走。

这位圣上刚强果断,不是轻易说软话的人,听后王睿如释重负。

“卫阳,平身吧。” 元熙帝说道。

卫阳道了一声谢,艰难地撑起拐棍儿缓缓起身。

一旁的王睿见状,连忙伸手搀扶了一把。

在两人目光对视的瞬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方才元熙帝那一句 “情有可原”,如同金口玉言,卫阳先前自认的万死之罪已然得到赦免。

元熙帝转而将目光投向王睿身旁的李佑安。

李佑安正躺在床板上,装作脸色苍白如纸,满头大汗。看到皇帝的目光投来,故作挣扎着起身行礼,却被元熙帝制止。

李佑安讷讷地应道:“谢圣上。”

沉默片刻后,元熙帝开口说道:“东城帮派,为祸甚烈,诸卿以为当施何策制之?”

显然陛下发言,引导见风使舵的一些大臣顿时发言。

翰林院大学士邹纪说道:“陛下,当彻底此事,严惩肇事之徒,另外京兆府铁铮铮和五城兵马司曹武戈难逃其责,另外礼部失责官员也一并追究,或者就是礼部侍郎卫臣不约束手下所致的,另外礼部尚书程知儒也一并追责。”

六科给事中纷纷站出,弹劾曹武戈、铁铮、程知儒三人。

王睿感觉自己掀开了马蜂窝。

并州地方监察御史时济弹劾卫臣,将刚才阻止王睿擂鼓一事说了出来。

侯海和卫臣有些交情,科道言官见状,纷纷跟进,瞬间与他拉开距离,免得无端受击。

元熙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一众越班而出的官吏,眯起眼睛,说道:“王睿,你先纠察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