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亲情(2 / 3)

军也没强劝,他带着马玲在车前、街头拍照。拍完照再去洗相片,这样连拍马玲的就都洗出来了。小两口的举动引来了路人的观望,在这小县城里这么折腾的年轻人属实少见。但看马玲一身行头,人们不禁议论,这绝对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拍着、拍着,俩人拍到了小吃部,进屋一人要了一碗馄饨,赵军多吃了一个烧饼。俩人连馄饨汤都喝了,吃得热热乎乎从小吃部出来,然后往照相馆走去。这年头,照相馆都属于高档场所,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当赵军、马玲进来时,照相馆里只有一对年轻人在拍结婚照。和赵军、马玲的那张结婚证不同的是,人家城里结婚证上还要贴照片。此时这对年轻人穿的板板正正,规规矩矩地坐在镜头前,背后是红布做底。看那俩年轻人脸上露出笑容,马玲拉了拉赵军袖子,小声说道:“咱俩也照一张啊。”“行啊!”媳妇提要求了,赵军哪里会不同意,乐呵地就答应下来。这时,照相师傅给那对年轻人拍完,回身问赵军、马玲道:“你们干哈?”“我俩照相。”赵军抬手冲那红布一比划,说道:“完了,我再洗几张照片。”“那你们稍等一会儿。”照相师傅给二人丢下一句话,又去招待那俩年轻人了。“哎呀!”这时马玲一摸兜,惊呼一声。“咋的啦?”赵军急忙询问,却听马玲说:“我钱都搁棉袄兜里呢。”“不用你花钱呐!”赵军道:“跟我出来,还能让你花钱吗?”“不是,这是我想照的。”马玲说:“我看那俩人那么照挺好,我也想跟你照一张。”“呵呵……”听马玲这话,赵军忍不住笑了起来。上辈子小两口日子过稀碎,也没发现自己媳妇这么招人稀罕。“你笑啥?”马玲瞪着好看的大眼睛看向赵军,却听赵军说:“玲儿,你看人家都穿那么立整。”马玲闻言一笑,扯着自己羽绒服衣角往下一拉,小声问赵军说:“她那再立整,还有我这好吗?”“那指定没有。”赵军笑着说道:“早知道把我大娘给我做那毛料衣裳带出来了。”说着,赵军也拉了下自己棉袄衣角,笑道:“我穿这个跟你往一块堆儿一坐,这也不配套啊。”赵军是玩笑话,但马玲听完没笑,她咔吧下眼睛,然后拉住赵军道:“走,咱回去。”“啊?”赵军一愣,问道:“现在不能回去,相片还没洗呢。”“不是。”马玲摇头说:“咱回那大商店,我给你买件羽绒服。”“啥?”赵军有些懵,但听马玲说道:“就是我今天没揣那么多钱,你先垫上,回去我就给你。”说完这几句话,马玲怕赵军多想,于是又补充道:“我给你买,这钱回去我肯定得给你。”“你快拉倒吧。”赵军一把拉住马玲,就见马玲一脸坚定、语带豪爽地道:“我有钱。”赵军:“……”赵军知道这姑娘手里是有钱,但那钱都是自己老岳父辛辛苦苦攒的。可马大富不像赵有财能搞副业,于是他另辟蹊径跟王翠花报假账。像林场的红白喜事,马大富随两块,跟王翠花报三块;随三块,就跟王翠花报五块。礼尚往来嘛,随礼这种事有来有去。等马家办事的时候,马家接回礼钱,王翠花一对账,就感觉不对劲了。自己家随三块,人家给回两块;自己家随五块,人家给回三块。马胜结婚以后,王翠花就感觉不对。而到马玲跟赵军结婚的时候,王翠花便断定马大富从中搞鬼了。不讲究的人肯定有,但不能都不讲究吧?可无论王翠花怎么审问,马大富就是死活不承认。该说不说的,马大富挺有心眼儿。他们一个屯子的,或者其它屯子跟自家关系好的、常来常往的,马大富随礼时都不搞猫腻。就那些王翠花不熟悉的,马大富便会在礼钱上报假账。其实就这种事,即便是亲朋好友,王翠花也不好意思去找人家核实。可等到马洋结婚以后,王翠花再也忍不了了。因为到90年以后,随着工人们涨工资,礼钱也跟着是涨了。虽然95年以前,二十块钱的顶没变。但从马洋结婚的头两年开始,马大富随礼每次都是二十块钱起步。可等马洋结婚一接礼,给马家随二十块的寥寥无几,十块的都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