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赵家父子祭山位卑未敢忘忧国(3 / 4)

是富贵钱!”

说着,赵有财双手抱拳,又向老爷府拜了三拜。这次,所有上山打围的,也都跟着赵有财拜。

拜过三拜,赵有财看向参帮一脸严肃的张兴隆,道:“哎?你们木帮的来吧。”

2006年的时候,上映了一部名为《木帮》的记录片,影片讲的就是黑省冰天雪地里伐木工人,还有套户的故事。

这些人,统称为木帮。

过一阵子,山财不好弄了,西山屯人就会有组织的去给赵家商会、赵氏集团搬运、装卸木材,他们这活儿也可归到木帮里。

被赵有财这么一唤,梗个脖子的张兴隆愣了。见他这样子,赵有财瞪了张兴隆一眼,然后转头向赵军一甩下巴,意思是让赵军赶紧顶上,不能在这时候冷场啊。

赵军知道赵有财的意思,当即上前摆出仙福永享的姿势,举着双臂喊道:“奉告山神爷老把头!”

老把头孙良是放山行的祖师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神爷,但他同时兼任长白山的山神。

所以在长白山里讨生活的,不管是猎帮,还是木帮、参帮,都是把山神爷和老把头连着喊。

这时,赵军张开双臂,继续呼喊:“求你保佑我们岭西、岭南、岭东沟的参,都长得五行俱全!”

这里的五行俱全,可不是金木水火土,而是野山参的须、芦、皮、纹、体。这五样全长齐了,那必是仙草级的。

而老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旁的马玲、赵春瞪着大眼、小眼,看热闹感觉挺有意思,而赵有财、王强、张援民这些人却是听出不对了。

放山和打围不一样啊,打围随便走,跑到大兴安岭去都没人管你。

可放山不行啊,这年头打人不经官,人们就守山规,就连想当年的邵家帮,捞过界不也被人撵回去了吗?

所以,放山祭山跟打围祭山不一样的是,放山祭山只能求山神爷老把头保佑自己活动地的参怎么样,求不着外头的。

按理说,赵军只求岭西的可以了,根本没必要把岭南、岭东沟加上。

而他们还都知道赵军懂行,那赵军还这么说,就证明这小子要把放山的活儿干到岭南、岭东沟去。

赵军还真是这么想的,去年他到邵家做客,邵家请他帮忙驱虎,赵军给出的条件是,让邵家人告诉他一个老埯子。

这不符合赵军性格,而赵军要这个也不是跟邵家抢食,他只是想要一个能进入岭南放山的资格。

还是那句话,这年头的跑山人讲规矩。等到二三十年后,什么山规呀?钱特么比啥都重要,见着山财的人,脑瓜子削个尖的上。

那时候,也就没有捞过界那一说了。只要这树、参园不是你承包的,属于山财,那我就开。不服你就打我,你打完我,我一报官,利润比抬苗野山参还大呢。

也正是因为那时候的人都不守山规了,才让赵军知道了岭南、岭西、岭东沟的几个老埯子的方位。

他跟邵家谈条件,就是想到岭南去起老埯子。之前赵军都放弃了这个打算,但邵家人来参加他婚礼时,又谈到了去年的约定。

既然事已至此,反正都折腾了,赵军就想着到时顺路起两个老埯子,抬几苗棒槌够这几家人过个肥年就行了。

赵军不管别人怎么想,此刻接着五行俱全,继续喊道:“百年不长锈,千年不长斑!”

这两句话,也是求山神爷老把头保佑野山参品质的。

有的野山参,参皮上会长锈斑或斑点。这样一来,其它须、芦、纹、体再好,那也是次品。

而野山参长锈,是因为土壤里有亚铁离子、锰离子,同时野山参生长的土壤水分大、通透性差,铁元素、锰元素在野山参表皮沉淀,就有那种类似铁锈的色斑。

至于斑点,则是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