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达命令即可。
即便经过诺曼底登陆战和后续零星战斗的消耗,李长青现在麾下仍然拥有两百多万动员兵,九万多防空步兵车。
大西洋同盟的空军在察觉到与防空步兵车之间的对抗,战损比吃亏后,就不再对唐汉集团军群展开大规模轰炸了。
而一直被保护得很好的防空步兵车在陆战中一直处于后排,损失很轻微。
所以现在仍然有九万多辆,李长青光天化日之下调兵遣将,大西洋同盟的空军也不敢过来轰炸。
没有了来自天上的威胁,地面上的后勤线又保持大致完好,唐汉集团军群的行军速度超乎大西洋同盟军所料。
李长青收到任务奖励后第三天,就完成前线的进攻部署。
标准的中路突进,两翼掩护推进的战术。
说白了,就是用硬实力对刚。
只有弱者才需要依靠奇袭战术来赌博,拥有优势的国家最喜欢的就是堂堂正正击败对手,将容错率降到最低。
因为派遣的飞机老是被防空步兵车击落,导致大西洋同盟的侦察机根本没办法时刻监视李长青所部的军事调动。
而由于后方空降兵和高卢游击队对李长青所部驻地的袭扰力量不足,根本无法威胁到后勤线,李长青所部又狠辣无情的将后勤线的重要支点全部军事化管制。
当地居民不是被杀就是沦为半个奴隶,只能被迫为李长青的军队服务,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自然无法向外界传达消息。
这保障了李长青的犀牛坦克大部队部署在前线的时候,大西洋同盟军一直被蒙在鼓里,还在按照往日的节奏对李长青所部的前沿阵地进行炮击。
用炮弹换取动员兵的生命。
其实,这种炮击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对大西洋同盟的战略布局是有好处的。
一来,他们后方会有源源不断的部队登陆,拖延的时间越久,大西洋同盟在高卢战区的军事力量越强,时间是站在大西洋同盟一方的……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二来,在财大气粗的大西洋同盟眼里,用炮弹换敌军动员兵的生命,无论付出多么高昂的成本,也比用自己士兵的生命去跟动员兵拼命来得强。
这倒不是说大西洋同盟真的如同他们政治宣传的口号那般,尊重人权和生命。
而是大西洋同盟已经摸清了动员兵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直接派遣陆军进攻动员兵驻守的防线,再精锐的大西洋同盟陆军部队也会被打出‘精神问题’。
要知道,诺曼底登陆战中幸存下来的很多老兵,都出现了精神上的问题,导致他们不得不从精锐部队调入到普通作战部队中,只为了防止精锐部队中传开关于动员兵‘无敌’的流言。
面对动员兵这种自己不怕死还要拖着敌人一起死的敌人,大西洋同盟指挥部十分头疼,只能依仗火力优势一点点清除掉动员兵。
自从失去了绝对制空权后,大西洋同盟就再也无法得到李长青投放军队的消息。
巴黎已经全面进入军事管制,强行限制巴黎人的人身自由,最开始那几天因为巴黎人民反抗激烈,每天都得被枪毙个百八十人……
后来反抗的刺头都杀得差不多了,巴黎人的枪毙数量才逐步下降。
然而,即便到了今天,巴黎市内每天还保持着一两个枪毙数量新增。
只能说,高卢这个国家的首都中,头铁的人是真多……
当然,也跟李长青颁布的法令太过严苛有关。
连居民所需的市场交易都管制起来,整个巴黎都进入配给制的环境中,高卢币更是一路贬值到仅比废纸之前(这个世界的高卢是有傀儡政府和自己货币的)。
在李长青的统治地区,主要流通货币已经变成了雅利安帝国币。
就是因为李长青的部队对高卢战